2010年11月17日 星期三

我叫韋佳吟

韋佳吟   1099411101





安平古堡

簡介:
     十五世紀末,葡萄牙人發現由歐洲經好望角直抵東方的航線後,西方勢力逐漸東移。
  首先是葡萄牙人進佔澳門,並在中國東南沿海分設領館;接著西班牙人跟進,日本人也不甘示弱;使得早想與明帝國通商的荷蘭人備受經濟壓力。西元一六二四年七月,荷蘭人自大員(今安平)登陸佔領臺灣,以遜克為駐臺第一任總督,在一鯤身竹岩的舊址上構築城垣,由於磚石奇缺,先用砂土及不板建造,稱為奧倫尼亞城。
  西元一六二七年改名為熱蘭遮城,並就城垣材料,逐步改為磚石構造。全部工程於西元一六三三年完成,這便是初期的臺灣城。城的規模,廣兩百七十七丈六尺,高三丈餘,計分三層,由內外廓組成。城垣用糖水調灰壘磚而成,四周做雉堞,再釘以鐵,城的前方另築烏特烈茲堡以為前衛。由於棟樑堅巨,灰飾精緻,所以成為總督辦公居住之所,也是統治臺灣的政治及經濟中心。
  西元一六六一年,鄭成功驅逐荷蘭人,攻取臺灣,為紀念其故里,改一鯤身為安平,並和子孫遷居熱蘭遮城,王城之名因此而來。
  西元一六八三年靖海侯施琅打敗鄭氏政權,一六八四年臺灣納入清帝國版圖,府治移於東安坊(現今臺南市區);熱蘭遮城失去王城的地位,而改為軍裝局。
  西元一八七一年(清同治十年)軍火庫爆炸,城垣殘破,形如廢墟。殘留磚石遂成為官民修建房舍取用的材料。三年後欽差大臣沈葆楨建造二鯤身砲臺,因需要用大量城磚,一時難以訂購,鑑於臺灣城已失去軍事價值,而淪為殘蹟,放大量拆除城磚,加以運用。臺灣城至此失去原貌。
  日治時期,為了建造安平海關宿舍,臺灣城殘蹟被夷為平地,並在其上重建方形臺階式的磚砌高臺,臺的中央蓋起拱券式的洋樓建築,這便是後人熟知的安平古堡。在古堡的右側,臺基之下殘存一段厚厚的半圓形稜堡基座,儘管飽經風霜,依然堅實渾厚。古堡前一睹高高的臺灣城垣,爬滿了古榕蒼勁的根脈,斑駁中仍見剛毅;不僅是外人侵臺的史實,更是先民奮鬥的鐵證。
資料來源: 
赤崁樓




簡介:

  位於臺南市赤崁街與民族路交叉口上的赤崁樓,原為荷蘭人所建。早期的漢人稱荷蘭人為紅毛,所以也把這座城樓叫做紅毛樓。
  西元一六二四年,荷蘭人由安平登陸,在一鯤身地方建造奧倫尼亞城;三年後,改名為熱蘭遮城。由於商務繁多,原址不敷使用,加上水源缺乏,乃遷往赤崁一帶,重建市街。
  西元一六五二年發生郭懷一抗荷事件,引起荷蘭人的警惕,便於次年在赤崁建造普羅民西亞城,西元一六五五年大致完成,這便是初期的赤崁樓。當時的城樓,背山面海,與數里外的熱蘭遮城遙相對望,互為犄角,控制臺江內海。由於市街繁盛,荷蘭人便以它做為商業及政務的中心。
     西元一六六一年,延平郡王鄭成功攻取赤崁樓,改赤崁為東都明京,並暫住在城樓內。直到荷蘭人乞降,才和子孫移居熱蘭遮城。鄭成功去世後,赤崁樓成為火藥、軍械的貯存所。
   西元一七二一年(清康熙六十年)發生朱一貴事件,城樓遭到嚴重破壞,連門額鐵字也被取下來鑄造武器。接著幾次地震的肆虐,城樓坍塌,景色更是淒涼。西元一七五0年(清乾隆十五年),知縣盧鼎梅將縣署移建於赤崁樓右側,加以修護管理,定時開放供人參觀,而百昌治八景之一「赤崁夕照」的美名。
   十八世紀清同治年間,供奉觀音佛祖的信徒們,在城樓上建造大士殿。清法戰爭時期,劉銘傳命臺灣知縣沈受謙拆毀荷蘭時期的城墓,人士殿因而受到波及。
   西元一八八六年(清光緒十二年)沈知縣為了振興文教,在赤崁樓北側蓬壺書院,同時,將赤崁樓樓基填平,在高臺上建造文昌閣、五子祠及海神廟。次年丁亥,清法戰爭結束,人民又要求恢復大士殿;於是,舊基填平的赤崁樓,竟成了廟、院、閣、祠、殿等各種不同建築雜陳的展示場。
   日治時期,赤崁樓充當陸軍衛戍病院,蓬壺書院因地震多半倒塌,五子祠也因颱風的侵襲而損毀。西元一九一八年(日大正七年)日人整修赤崁樓,並做為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臺南分校(臺南師專前身)。西元一九三五年(日昭和十年)赤崁樓被指定為重要古蹟。第二次世界大戰後,赤崁樓曾做為臺南市立歷史館使用。
   西元一九六年(民國四十九年),福康安平定林爽文的九座贔屭碑,移至海神廟臺基南邊排列展示。西元一九六五年(民國五十四年),赤崁樓做了一次大規模的整修,移除了不少朽木,卸換上許多鋼筋水泥的柱樑。總之,赤崁樓就像一部活生生的建築演變史。從荷蘭式的城堡,迭經歷代的改變,一躍而為中式建築的輪廓。從諸廟雜陳到雙棲並立;從填平城基,到碑林佇立,真是歷盡滄桑,變化萬千。二戰後,幾經整修,將原有的木造結構,改為鋼筋混泥土,將主要入口由西改為南向,西元一九八二年(民國七十一年)被列為國家的一級古蹟。

特色: 
     從創建至今,赤崁樓歷經三百多年之變化,樓房之增修次數頗多,然其於台南市所辦扮演之角色,卻一直是十分重要。 
  現存之赤崁樓,山南面的庭園、北面之閣樓及西面蓬壺書院所組成,庭園草木扶疏,立有國姓爺受降之雕像,靠閣樓之牆基土,則立有九塊石龜之御碑,其是移自於大南門城邊,一七八八年清乾隆讚賞平定林爽文之役之記功碑,碑以花崗石所雕,碑首雕雙龍,碑文滿漢各四邊,二者合壁一篇,所有碑是立於狀似石龜之贔屭上,其為九龍生子之一,生好負重,然由於其貌與龜無異,一般人均稱之為〔龜碑〕。
  現有兩棟閩南式閣樓,是立於原普羅民遮城改建之基座上,原有城堡相當的小,上有主要建築一座,南北則各有望樓,目前荷蘭時期之城堡只遺留西面之門及東北角隻殘蹟二處,從其中,可以清楚的看到磚材之疊砌,這些磚材來自於印尼爪哇島,並以糯米汁、糖漿、砂與牡蠣殼之混合物為灰漿。 
  閣樓之中,海神廟位於南面,文昌閣位於北面,二者屋頂均是重簷歇山的表現,重簷之間實即為二樓部分,繞以綠釉花瓶欄杆。海神廟目前懸以〔赤崁樓〕門匾,內部當作赤崁樓之展示館,東面之花瓶形門洞,相當別緻。
  文昌閣目前仍懸有沈受謙所題文昌閣匾,一樓亦做為展示之用,二樓則祀魁星,右手握硃筆,左手拿墨斗,一足踏鱉首,一腳踢星斗,以象徵獨占鰲頭之意。二棟建築皆位於台基之上,台基中間均有龍形御路設置,牆面則開書卷形之窗戶。
  二樓閣中間現有一古井,傳說中可通往熱蘭遮城,是真是假,留待遊人自行想像。整座高起之基座周圍,砌以磚造欄杆,南面之欄杆還立有可愛之小石獅。
  南面基牆則砌以歷代石碑甚多,西面庭園中亦佈滿石馬、石陀與技勇石等歷史文物。蓬壺書院之門廳是該書院留存較具原貌之清領時期建築,面向西面,裝修簡樸,可順便一覽。

地址:
台南市民族路二段212

位置:台南市中西區民族路212
連絡電話:06-2205647白天開放時間:AM08:30PM05:30夜間開放時間:PM05:30PM09:00門  票:全票50、半票25     台南市市民憑身分證免費
     團體票30人以上八折

資料來源: 
http://tourism.ezgo.to/webcam/page1.htm
花園夜市

簡介:
  花園夜市」位在台南市北區的「鄭仔寮重劃區」內,夜市由原本的"育德路"上遷移至此,將原本伸手不見五指的重劃區,重新規劃與投資,轉變成今日熱鬧非凡的「花園夜市」。在台南市眾多著名的夜市中,又以「花園夜市」占地規模最大、攤位數量最多,同時還曾在TVBS發起的『心目中最受歡迎的夜市』網路票選中得冠,讓「花園夜市」成為台南最具指標性的夜市。  「花園夜市」的周邊規劃相當完善,除了有2000餘坪的停車場,解決遊客停車的問題,當到了營業時間周邊道路也安排了許多保全人員指揮交通,讓車潮人潮井然有序。從夜市的外圍看過去,一大片廣場塞滿了攤販,因為各家攤販競爭激烈,都把自己的廣告旗幟升到最高,以求能進入遊客的眼裡,無數隻長旗在空中飄揚,就像古時戰爭一樣,這也是花園夜市的特色之一。  「花園夜市」由於佔地相當廣大,裡頭將近三、四百家的攤位,吃的、用的、穿的、玩的,一般夜市有的這兒樣樣不缺。攤位的規劃成呈橫條狀排列,分為流行服飾、美味小吃、休閒娛樂、精品百貨四大區域,每個攤位也因店家競爭價格便宜又實惠,若想逛完整個「花園夜市」至少得花費兩個小時以上的時間,是來到台南市夜晚消磨時間的休閒好去處。

地址:
台南市北區海安路三段、和緯路三段

營業時間:
PM6:00~AM1:00(每週四、六、日,夜間)

資料來源: http://guide.easytravel.com.tw/scenic.aspx?CityID=18&AreaID=248&PlaceID=2570
 

特色:
  熱蘭遮城完工之時,城分內外兩城,內城形方,共築三層,下層位於地面下,作為倉庫,地上有兩層,上層四角有稜堡,兩角之中間有北、東、南三門,北門門額上刻有TCASTEEL ZEELDIA GEBOUWED ANNO 163 4 〔即「熱蘭遮城建於一六三四年」〕字樣。下層四角亦有稜堡,台基各邊中央各有半圓堡,半圓形中央各有井一口。
   北側有小門及樓梯,可下地下室的彈藥庫。上下兩層富有雉堞,突出的稜堡附設有瞭望塔,稜堡作為砲塔之用,各有大砲五門。整座城堡係以糯米汁、糖漿、砂與牡蠣殼粉調製而成。現存城牆數段及半圓形之稜堡殘蹟各一,其中以目前安平古堡殘蹟規模最大。
地址:

台南市安平區國勝路82
白天開放時間:AM08:30PM05:30門票:全票50、半票25台南市市民憑身分證免費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